跳到主要內容區

拒絕網路霸凌,你做得到!

各位敬愛的教職員工與同學們好:
網路霸凌頻頻發生,不管是巴黎奧運引起全球矚目的拳擊好手林郁婷、擁有上萬粉絲的明星藝人、或是每天使用社群的你我,都有可能成為網路霸凌的受害者。奧運選手林郁婷及某位鋼琴家,皆因各自的原因,而遭受到網路霸凌。然而親友的支持,讓林郁婷挺過風波,也順利赢得了金牌;後者的鋼琴家,於直播時已情緒不穩,再加上網友的惡意嘲諷、挑釁,於直播後釀成悲劇。

以下將常見的網路霸凌形式分類:
一、言語攻擊:發表侮辱性、歧視性、威脅性的言論,例如辱罵、造謠、詆毀。
二、惡意騷擾:長期在網路上發送不當訊息、威脅、跟蹤,讓受害者感到恐懼或壓力。
三、公開羞辱:在社群媒體上公開嘲笑、羞辱、揭露個人隱私,讓受害者難堪。
四、排擠與孤立:在群組或社群中排擠某人,或號召他人一起攻擊對方。
五、冒充身份:假冒他人身份,發送不當訊息,或在網路上製造負面影響。
六、散布謠言:在網路傳播不實的資訊,影響他人的名譽或減損人際關係。
七、非自願曝光:未經同意散布受害者的私密照、個人資訊,或是報復性的色情。

如果遭到網路霸凌時,不宜馬上回嗆或反擊,而是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(若霸凌者為同學,也可以請學校老師協助處理):
一、嘗試和對方溝通,明白表達自己不舒服、受侵犯或被侮辱的感受。
二、請對方停止霸凌行為並刪除網路上相關的負面內容。
三、萬一對方置之不理或持續霸凌行為,您可以這樣做:
(一)保留證據
將霸凌的圖文影像等內容,進行保留存證 (可利用鍵盤右上角「Print Screen」或「Prt Scrn/Sys Rq」按鍵儲存畫面),做為後續措施的佐證。
(二)阻斷霸凌管道
透過社群網站的「解除朋友關係」或「封鎖」功能,阻斷霸凌者與您的聯繫管道,避免他們持續和您對話,或看到您所更新的訊息。
(三)向網管部門檢舉
利用社群網站「檢舉」功能或透過影音網站的「安全中心」向網站管理部門舉報;他們會根據網站使用規則,是否移除霸凌內容,或停用霸凌者的帳號。
(四)尋求專業協助
如果需要進一步協助,可以諮詢學校的導師或輔導老師、醫療院所的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,或撥打學校校安專線(02)28965466、也可以電子郵件antibully@tpcu.edu.tw通報,或向教育部防制校園霸凌專線1985專線反應,以及「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(https://i.win.org.tw/另開新視窗)」申訴。

此外,網路霸凌可能觸犯刑法第151條恐嚇公眾罪、第305條的恐嚇危害安全罪、刑法309條的公然侮辱罪,以及刑法310條的誹謗罪等罪,提醒大家在網路發表言論時應遵守的禮儀,以免觸法、傷己傷人。
~~學務處生活輔導組關心您~~
瀏覽數: